助力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未来腾飞
助力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未来腾飞
医学信息学系由计算数学、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和生物医学工程4个教研室、1多媒体实验中心和1个现代教育中心组成,共有教职工35名。其中,专职教师26名,专职实验员2名,1名教师为复旦大学在读博士,高级职称占全体专职教师的61.11%,博士学历教师占专职教师的27.78%,硕士学历教师占专职教师的83.33%。
一、强化内功,严把教育教学关口
医学信息学系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医学信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校生数量超900名,平均每年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余下学生分别进入国家公务员行列、各级各类医院和医疗机构和医疗信息化企业等,连续多年就业率位于校区前列。学生培养的质量是信息制胜的法宝,由于医学信息化和数字化交叉学科的特点,约每3年更新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医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融合学科,主要面向医疗信息化建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是医学、数字设备软件和硬件的交叉学科,主要面向数字化医疗行业。为了持续跟进行业最新前沿,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2022-2023学年,医学信息学系教师共参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5部;获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1项、黑龙江省规划办课题1项,厅局级教研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教研论文3篇;6名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相关奖励。
二、深挖资源,医工结合建设课程
依托学校资源,已经建成《医用高等数学》和《生物信息学》两门线上课程,线上浏览量超5000余次,被国内多所高校选为线上选修课程。《医用高等数学》突破性的开展了MATLAB数学实验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视化的感受数学之美,课程获得了全国第三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大赛一等奖。
三、校企合作,提前对接就业市场
医学信息学系面向全国,与东软集团、杭州创业、卫宁健康、上海欧意、华大蛋白等17家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就业关系。在省内,与黑龙江拓盟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联合授课的模式,开设了“医学影像智能影像与建模”课程,依托课程和企业资源联合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在校区产业学院的推动和帮助下,医疗大数据智慧诊疗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医学信息学系,建立1个医学影像智能建模与仿真实验室,1个实训基地和1个医疗大数据实训室,并逐步开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为增加学生授课的实践能力,聘请智诚民康资深工程师“综合课程设计”授课。
四、环境建设,提升学习幸福感受
系内共有6个计算机实验室和1个硬件实验室,总面积为837.3m2,能够同时容纳448名学生,2020年后采购的教学设备总值为302.71万元,能够承担智能影像仿真与建模等40余门专业课程,以及在线考试;现代教育中心的服务器等网络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承担全校的智慧化校园运维工作。医学信息学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拓创新,着力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医学信息人笔耕不做,脚步不停,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新机遇、新时代和新挑战的到来。